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2018首讲:华东政法大学郝铁川教授在娄星法院孙水大讲堂开讲
分享到:
作者:张乐琳  发布时间:2018-04-23 09:42:50 打印 字号: | |

419日上午,我国著名法学家,上海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铁川在娄星区法院举办的“孙水大讲堂”开启2018年首讲:《中国依法治国的特点》。娄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超群主持讲座,我院干警到场聆听。 

郝教授从不同于西方政治体制下的中国依法治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经济人口结构下的中国依法治国、不同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条件下的中国依法治国三个方面作了生动的讲解。在讲座中,郝教授阐述他的独到见解,内容充实,语言通俗易懂,现场气氛热烈,在座干警都深受裨益。

讲座结束后,郝教授调研了娄星区法院的司改“娄星模式”。

郝教授认真听取了娄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超群关于司改的情况介绍后,对司改“娄星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娄星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娄星模式”在全国实务界、学术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次来到娄星法院深受启发,他愿意做娄星模式的宣传者、推广者,从娄星模式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理论、法治理论。

主讲专家简介:

 

郝铁川,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法制讲师团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体育工作部部长,中国比较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会长。现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1983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十五部,在学术界提出了许多引发广泛讨论的话题,如宪法学方面的良性违宪,法理学方面的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中国法制史方面的中华法系具有法典法家化、法官儒家化和大众法律意识鬼神化三大特点,等等。

来源:政工室
责任编辑:张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