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经常会遇到商家“假一赔十”的承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购买到了假货,真的会获得商家10倍赔偿吗?近日,娄星区法院公布了一起“消费者买到假酒获得6倍赔偿”的案例。
娄底一市民邓某在某烟酒行购买4瓶五粮液酒,支付货款2600元。通过防伪码验证,邓某发现4瓶五粮液酒均系假酒。邓某将烟酒行起诉至娄星区人民法院,除要求退还购酒款外,还要求支付10倍购酒款的赔偿金。
法官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在调解过程中,烟酒行老板认为邓某购酒时全程录像,发现是假酒后并未找其协商,而是直接起诉到法院,属于知假买假,目的是索要高额赔偿金,不是真正的消费者,法院不应当支持邓某的诉请。法官案后释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之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烟酒行提出的知假买假,不能得到赔偿的辩论意见是不能得到支持的,最后,在法官的调解下,烟酒行赔偿了邓某6倍购酒款的赔偿金,并返还原告货款,承担诉讼费用,一共给付原告20000元。
【法官说法】在购物、就餐、休闲娱乐场所,经常会看到商家“假一赔十”的标语。事实上,这仅仅是说说而已。
该案真正的难点在于邓某提出10倍赔偿的诉请是否能够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而在现实中关于买到假酒是否一定适用《食品安全法》中的10倍赔偿的规定存有争议。
主流观点认为,假酒也可能是“以次充好”,并不必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若消费者不能举证证明所购之酒对身体有害,只能认定商家欺诈消费者,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3倍赔偿范围内赔偿消费者。而对假酒是否有害身体健康必须进行专业鉴定,这必然会增加双方当事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为避免当事人诉累,经法官多番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赔偿6倍购酒款的赔偿金的调解意见。
张乐琳 李永祯
链接:http://www.efaw.cn/view.php?tid=12108&c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