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娄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来了一位特殊的造访者——他就是娄星区政协委员刘海航。刘海航此次专程以当事人身份到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暗访后,称这是真正把便民、利民做实、做细、落到了实处。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区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刘海航对娄星法院提出了“提高人民法院的服务意识”委员建议案。收到此提案后,娄星法院的党组班子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是在新一届党组成立后,娄星法院即以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牢牢把握司法机制改革这一契机,坚持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改革龙头,全面整合司法资源,优化管理保障体系,致力于实现一流法院队伍、一流审判质效、一流审判保障和一流司法公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对外服务群众上,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娄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全面整合立案庭的各个职能,打造司法便民、利民升级版,把直接面向诉讼群众的事务全部推向前台,开启诉讼服务中心“大服务、大调解、大接待”的新局面。由诉讼服务中心统一行使诉讼引导、立案登记、材料收转、信访接待等多项功能,让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并新增设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岗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司法服务。2016年诉讼服务中心接待群众12000余人次, 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导等服务5000余人次,安排约见法官1300人次,办理来信来访、接转材料3000人次。
有效运用诉调对接机制,让老法官们重新进驻调解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宝贵调解经验作用,让一些法律事实简单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在立案后第一时间先行调解。此举措既快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节约了诉讼成本。重构审判权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精英化审判,让审判权掌握在优秀法官手中。 推行院、庭长办案,让更多法官重回审判一线。通过明确办案任务、完善考核内容等方式,促使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有力地带动和引领综合部门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充实到审判岗位,越来越多的法官重新穿上法袍,拿起法槌,实现了角色回归。2015年11月以来,娄星法院已审、执结各类案件7267件,其中院、庭长办结的案件数有1772件,占全院总结案数的24.38%,庭长个人结案数量最多的达到了320件,院领导个人结案最多的达到了24件。实行办案能手制度,推动法官快办案、办好案。根据审判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每月评选一次办案能手,在晋职晋级时给予加分,有效调动了法官的办案积极性。2016年1至9月,娄星法院共计结案5561件,法官人均结案81.78件,这两项指标均名列全省法院系统第十二位,受到了省高院的通报表扬,尤其是9月份单月结案1345件,创造了娄星法院建院以来的最高纪录。
娄星区政协委员刘海航不但对娄星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暗访,还对该院下半年的各项工作情况也进行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他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通过亲身体会,让我感受到娄星法院的创新便民诉讼机制非常棒、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我对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效果非常满意,我今天必须为娄星法院的工作点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