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3年度“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中,娄星区人民法院涟滨法庭被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据了解,该法庭曾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人民法庭”荣誉称号。
近年来,涟滨法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法庭直通车”活动,强力推行便民服务新举措,倾情打造民情零距离的品牌法庭。2013年,该法庭受理各类案件607件,结案563件,其中诉讼案件458件,结案率为92%,人均结案105件;其中撤诉87件、调解结案237件,调撤率72%,收案数、结案率、调撤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8%、16.3%、15.4%,为推进辖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主动服务、保驾护航,建立了与辖区企事业单位零障碍的联系机制。涟滨法庭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与辖区内上百家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层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调研,广泛听取法律诉求;并应企业的邀请,为企业职工举办了合同风险的防范、规范企业劳务用工、侵财性违法犯罪等系统的法律讲座;同时,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在辖区内公开,建立了与辖区企事业单位零障碍的联系机制,彻底畅通了法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渠道。
深入基层、创新管理,建立了“法官联系村官”的常态联络机制。涟滨法庭全面收集了村官信息,建立了村官联系台帐,充分利用村官们基层工作的优势,积极发挥村官们善于群众工作的长处,让村官们成为法庭宣讲法律政策的传声筒、收集社情民意的志愿者、化解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成为法庭审判工作与群众联系的接力棒。
快速反应、主动反馈,积极推行预约立案和执行便民机制。为了方便辖区群众诉讼,涟滨法庭打破以往固定时间集中立案的传统模式,群众通过电话预约就可以快速办理立案手续,并进入审理程序。同时,该法庭大力推行执行快速反应、执行主动反馈等便民机制。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或知情人的举报,及时依法对被执行人、被执行财产采取控制和强制措施,既避免了当事人来回奔波,又避免了被执行人再次转移财产。在立案执行届满一定期间后,由负责案件执行的法官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向申请执行人反馈执行情况,并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以此赢得了申请人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减少了因执行不能而引发的投诉和上访问题,法庭执行结案数与信访投诉率出现了一升一降的良好局面。
编印《法庭传真》回应基层司法需求。去年8月份,涟滨法庭投入资金10余万元,组织编印了两万册《法庭传真》向辖区群众免费赠阅。该读本共分为“以案说法”和“诉讼小常识”两个部分,以二十个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案例及常用的诉讼法律小知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法律问题,通俗易懂地阐述了法律知识,引导基层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廉洁执法,树立法官良好形象。该庭始终坚持廉洁执法,严守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和市委政法委《六个严禁》的规定,做到了请客不到,送礼不要。所有干警均未有任何廉洁方面的不良反映,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